上方,然后趴在侧面自己刨出的土洞洞口,伸手进去,轻轻拨开护着蜂脾的蜜蜂,等它们退开后,小心翼翼地捏住蜂脾,用刀子顺着粘连在大石底部的位置,轻轻割下蜂脾,再把蜂脾放入挂好的竹篮里放好。
一离开蜂群,感受不到蜂王的气息,这些蜜蜂顿时乱爬乱飞起来。宋阳不敢耽搁,加快手上动作,很快割下第二块蜂脾。就在拿出来的时候,他惊喜地看到蜂脾上,拖着枣红色大长屁股的蜂王快速爬到蜂团中藏了起来。
蜂王出来了,事情就好办了。通常情况下,蜂王在哪里,剩下的蜜蜂就会往哪里爬。他用一根小树枝,把蜂脾上的蜜蜂扫落到竹篮里,周围乱爬的蜜蜂在蜂王钻进蜂团时,纷纷汇聚过去。
而石洞里的那些蜜蜂,没了蜂王,一下子就乱了套,四处乱爬、乱飞,都在寻找蜂王。一时间,宋阳周围成百上千只蜜蜂飞舞,嗡嗡声震耳。别看蜜蜂只是小小的昆虫,数量多了,那声势也十分惊人。
就连下面在剥熊皮的宋建国、王宏远和在烧红薯的王岳,隔着几十米都能听到上面的动静,纷纷回头张望。
宋阳却丝毫不慌,也不管落在手上、身上的蜜蜂,把被扫掉蜜蜂的蜂脾放在一旁,然后自顾自地将里面的蜂脾一一割下,同样的操作——把蜂脾上的蜜蜂扫落,蜂脾小心放在一边。这些散落的蜜蜂也不用管,用不了多久,它们自己就会去找蜂王。
把所有蜂脾都取出来后,宋阳捧着那厚厚的一沓蜂脾,朝着宋建国他们走去。
就在王岳烤红薯的火堆旁,他把那些封盖蜜脾割下来,一块块放在带来的小瓦盆里,剩下的花粉和蜂卵则没有动,准备带回去,稍加捆绑后架设在石窟里。
上面那么多花粉,那可是蜜蜂的食物,还有许多蜂卵、蜂蛹,孵化后将成为蜂群新的采集主力,可不能浪费了。
至于蜂群,它们会把沾染在石头上和滴落在地面的蜂蜜收拾干净。这可是动了蜂群的根基,要搬家了,每一只小蜜蜂都会尽可能吸饱蜂蜜,以便接下来重新安家。
宋阳用刀子割下几块蜂蜜,喂了两块给剥熊皮弄得满手血污、油污的宋建国和王宏远。两人纷纷张口接过,美滋滋地在口中嚼着。
“没想到你小子还会摆弄蜜蜂……没被蜇吧?”王宏远笑着问道。
宋阳摇摇头:“没有,只要稍微了解蜜蜂的习性,这也不是什么难事!”
各自吃了两块,当宋阳喂他们第三块时,两人直摇头。真正的好蜂蜜,让人敞开了吃,根本吃不了多少,非常甜腻,还特别容易让人感到发腻。
王岳和宋阳也各自吃了两小块,就觉得腻得慌,不想再吃了,只等着火堆里的红薯烤熟。
等两人吃完红薯,宋建国和王宏远也把熊皮剥了下来,肉也分别砍成小块,装在背篼里,用蕨类植物的叶子盖住,准备回家。
宋阳还要背装蜂蜜的小瓦盆,提装了蜜蜂的竹篮,所以没背多少熊肉,主要靠王岳、王宏远和宋建国三人背着。
他到蜂窝边看了看,见蜜蜂已经结成蜂团,只有零散的几只还在乱飞,还有一些飞出去寻找巢穴的侦查蜂,这些散蜂收不干净,他也就只能放弃。
他找来一些石头,把自己刨出的土洞口封堵起来。
事情做完后,他提着竹篮里的蜂团,背上背篼里的东西,招呼三人回家。
受到震动,竹篮里结成的蜂团紧缩了不少,只是时不时有一两只侦查蜂飞出去。一路上只要走得小心,不把蜂团抖散,倒也不会损失多少。
回到家的时候,已临近傍晚,村里放工的村民陆陆续续往回走,不少人都背着背篼,里面装满了猪草。几人一路过去,随口跟人打着招呼。
当大家得知宋阳和王岳又打到一只黑熊时,一个个眼中满是羡慕。也有人开口说想分点肉,宋建国直言,让想要的人到自家屋里来拿。
山中收获不独享,在哪儿都是这个道理。有人想要,只是分点肉的话,分出去一些也是应该的,这不仅是笼络人心、不让人眼红的办法,这些得了好处的人,自己发现哪里有猎物,有时候也会告知一声,这样打到猎物的机会就更多了,并不是什么坏事。
最开始打到黑熊和豹子时,宋阳不愿透露出去,主要是那时候自家也非常紧缺。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考量。
所有东西都暂时放在宋阳家里,几人在门口歇脚的时候,宋阳忙着安置蜜蜂,没跟三人多说话,提着竹篮前往桃源湾。
等到了桃源湾,夕阳下,他看到桃源湾的石崖上,似乎有不少虫子飞舞,其中一些映着阳光,能看到闪亮的翅膀。
“难道已经有蜜蜂入住了?”宋阳怀着这个想法,来到石崖下,抬头往上看,居然真的看到那些装了木门的石窟中,有两个已经有蜜蜂进出,顿时大喜过望。
之所以选择在石崖上开凿这些石窟养蜂,是因为上辈子住在桃源湾的时候,他就经常看到石崖上有寻找蜂巢的蜜蜂在石崖的缝隙中钻进钻出,他知道那些都是找洞穴的侦查蜂。
桃源湾背风向
第116章 山中收获不独享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